close



前陣子新聞報導,高鐵月營收6億,支出卻高達10億,高鐵投資數千億,看來年營業額恐怕連佰億都不到,許多人看了也許會不斷搖頭,直感嘆這是一個什麼頭殼壞掉的投資,倒不如隨便開家便利商店,本小利大會讓高鐵自嘆弗如,以全家便利為例,資本額20億出頭,年營業額卻超過300億,小兵做的生意比巨人多了好幾倍,難怪藍營見獵心喜,高鐵營運的初期未能滿座也許會被他們當成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可以炒它個好幾年。

只是重大交通建設的投資不能用這麼狹隘的心態來看,交通走到哪裡,進步就會到那裡BOT案的精髓就是利用民間的經營效率、技術,以及靈活的資金利用,來代替因為政府官僚體系無法發揮的高度效率,讓民間走在前面,當達成經營規模之後,政府扮演維護及守成的任務,前幾天新竹公出,我利用一點時間,走訪了六家及青埔車站,我看到兩個車站因為高鐵所建構的周邊道路,原本都是偏遠人煙稀少的鄉間,但是因為高鐵,這些貧瘠之地已經變成一條條寬闊的大道,周邊因此創造出來的腹地,所增加的區域經濟利益,幾個車站加下來,恐怕是數以兆計,加上高鐵也是國家進步的指標之一,這絕不是眼睛只盯住區區營業額的人所能看的到的,政府不支持民間這種指標性的建設,恐怕才是頭殼壞掉。


以前上經濟地理學過,重大交通建設的據點選擇,本來就是要以低度開發的地區為主要考量,高鐵台北站及板橋站,已經位處大都會區,無法作太大的改變,但是桃園以南的車站都是新建,而且必然離成型的都會區有一段距離,因此都會區到高鐵車站這一段道路,其實就是經濟價值之所在,現在看不太出來,十年後你再看看,保證是一個嶄新的面貌,而反過來想想,如果車站一開始就構建在都會區,也許可以給消費者方便,但是長期施工期間所造成環保、噪音、交通黑暗等不利的社會成本恐怕難以估計,最重要的是不會對都會土地利用產生太多的附加價值。


前幾天看到國際機場評比的報導,仁川及赤蠟角都名列前矛,這兩地我都去過好幾次,在硬體上的確夠水準、夠現代化,回頭看看自己的桃園機場,不誨言事實上已經落後,當然如果比照中正廟27年的歷史算是古蹟,我們以骨董級的桃園機場去比,基準當然是不同的,排不上名次,只能說是非戰之罪,不過追求進步及改善仍然是當務之急,不能有任何藉口,看了高鐵六家及青埔站,雖然不能用頂尖國際機場等級去看,但是在架勢上確是不同凡響,其中六家站更有獨特的造型,已經成為地區居民休憩流連的景點,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崇德阿春 的頭像
    崇德阿春

    從阿春的鏡頭看世界

    崇德阿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