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幾年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往返法國、日本,而這幾年台灣的捷運經常是熱門的話題,因此在國外時會比較注意當地的捷運。
初到法國之前,還特地去買了專門介紹法國的旅遊專書,就有說道巴黎的地鐵,是全世界最好的設計,當時台灣的捷運正搞的灰頭土臉,因此就有一種期待想要看看巴黎的地鐵好在那裡。
巴黎的大小旅館,都可以拿到廠商免費提供的巴黎街道含地鐵線路的地圖,非常方便,廠商通常是麥當勞、春天或拉法葉百貨,一方面也替自己作廣告,看到圖上的地鐵線路,密密麻麻,東西南北縱橫共13條線路,其中還穿插國鐵,星羅棋布像蜘蛛網,因此在巴黎市區要到任何地方,只要勤於在地鐵內轉車,都可以抵達。
第一次坐上地鐵,感覺還頗失望,地鐵車站看來都有點陳舊,燈光也暗暗的,比起來台北的捷運實在豪華太多,連垃圾桶都要幾萬元,但當地人告訴我,巴黎地鐵許多主要路線二次戰前就已通車,頓時才有古意盎然的感覺。
地鐵票分好幾種,我都是買一次10張的票,約55法郎,以當時幣值換算平均一張約台幣30元,好處是巴黎地鐵是一票到底,只要你高興而又不離開車站,你要坐幾百趟都是一張票。地鐵票與市區巴士及國鐵票全部通用,設想周到。東京和台北幾乎都用販賣機售票,巴黎卻大部分是人工作業,其實在巴黎好像很少看到自動販賣機,這大概是文化上的差異。
坐了幾趟地鐵之後,我才慢慢發覺巴黎地鐵的奧妙,由於縱橫加上國鐵共十多條線路,轉車換車十分頻繁,這些轉換的動作幾乎都在地下的通道進行,走這些通道的感覺,彷彿回到當年在金門戰地走地下坑道一樣。由於通道太多,剛開始還怕會走錯,但路標非常清楚,只要看的懂字母,幾乎沒有走錯的可能。搭地鐵也一樣,只要看的懂地鐵圖,也幾乎不可能搭錯。
由於主要的車站,經常有三四條地鐵交會,因此地鐵車道甚至有開挖到地下五層的,人行通道穿梭其間非常綿密,卻能有條不紊,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台北捷運只有三條主要線路,比起巴黎地鐵,實在太小兒科了。
地鐵站內,一個月台,只會有一個方向的車子,不像台北或東京,一個月台可能雙向都有車,常看到有人坐錯方向,因此在巴黎只要站對月台,就不會坐錯,當然由於路標清楚,走錯月台的可能性也不大。
台北捷運進出都要驗票,巴黎地鐵只有進入時要驗,因此進入車站後地鐵票根就可以當紀念品了,但千萬不能丟掉,會有稽查的,巴黎地鐵由於進出管制不嚴格,跑票情形聽說不少,有一次車一到站,大家往出口移動,突然6.7名彪形大漢檔住出口,心虛的老巴黎知道怎麼回事開始四處逃竄,原來是要查票,但由於場面太震撼,我也緊張的滿頭大汗才找到票根。
巴黎人文薈萃,街頭藝人是一大特色,地鐵也不例外,由於通道非常多,因此藝人活動空間也大,駐足聆聽也是一大享受,藝人甚至還會在車廂內表演,台北捷運從沒看過街頭藝人,大概是禁止吧!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常看到有人一進車廂,就開始發表約2分鐘的演講,講的很快我們根本聽不懂,講完之後接著就向乘客募款,而每次都也能募到一些錢,原來他們都是社運份子,為特定目的而來,但聽說假冒的也是一大堆。
有一點我一直搞不懂,我從來沒有在地鐵站看到廁所,不要說巴黎,在歐洲要找個公共廁所都很困難,有一次在斯德哥爾摩的百貨公司找廁所,偌大的百貨公司只有一層樓有廁所還要排隊,好不容易排到前面,原來廁所只有一男一女兩間,竟然各只有一個馬桶,糟糕的是還要投幣才能進入,這下慘了我根本沒有瑞典幣,還好後面的老瑞看出我的窘狀,施捨一個銅板才解決我的燃眉之急,巴黎街道倒是有單人式的公共廁所,也是要投幣才能進入而且還是限時的,但我從沒試用過。我還是沒能清楚,歐洲大都是古文明的國家,為什麼不重視這種人生大事,這點比較起來台北日本「方便」多了。
當然巴黎地鐵也有負面的特色,就是扒手特別多,法國人告訴我扒手大多是吉普賽人,但我們實在看不出誰是吉普賽人,我們就有4次被扒的經驗,我個人就被扒了兩次,一次警覺性高沒被得逞,一次和法國資深美眉喝酒之後,一起搭地鐵,當然毫無警覺就被扒了,好在是回台前一晚,法郎用的差不多了,損失不大。
台北捷運被喻為黃金打造,造價世界第一,當然有其先天上的原因,過去國民黨只把台灣當成旅店,退出聯合國才覺悟反攻無望,想到要建捷運時都市化已經成型,當然要花更多的成本,加上人謀不臧,可以合理的懷疑很多錢被「拉法葉」了。法國、日本的捷運規劃,早在二次戰前就已列入都市計劃,甚至戰前就已通車,馬特拉在法國的運作,法國人都相當自豪,他們無法想像怎麼來台灣都變了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在法國東部阿爾薩斯省的史特拉斯堡 (STRASBOURG),是法國東部交通與軍事的重鎮,也是歐洲議會的所在地,這個城市發展一種叫「輕軌電車」,直接就在馬路上鋪設輕便鐵軌,造價遠較地鐵或捷運為低,噪音很小,又沒污染,工期又快,車頭長的像子彈列車,我一直覺得非常適合台灣發展,我拍有不少照片,可惜不會貼圖,等學會了,再貼出來。 ( 2000/11/23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