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書上沒寫的棒球文化
棒球是一項深度文化的運動,個中的精髓只有長期浸淫在棒球的薰陶下才能領略,一場球三小時,可能有3/4以上的時間,呈現的是冗長的攻守交換、投手與打者的磨姑、無效的牽制....,看不懂的人,往往難耐球場上的沉悶,但是看門道者知道,棒球場上所有的動作,動態的過程是暴發力的展現,靜態的過程是攻方與守方在鬥志與思考,一場球只要有幾個電光石火般的精彩攻守,就足夠令人回味無窮。
美國人的運動,崇尚的是快與狠的爆發力,美式足球衝鋒陷陣的精神,便是這種強勢運動的代表,但是棒球卻是一種相當溫情的運動,雙方憑本事在球場上征戰,可以不留情面,但在規則外勝方卻不被允許刻意的羞辱對手,當勝方已經遙遙領先時,此刻雙方就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演出,勝方不會施展任何的戰術來擾亂比賽的節奏,領先者不會刻意的盜壘、不會觸擊短打、當然也不會牽制落後一方的上壘者,不趕盡殺絕、給落後者尊嚴的戰敗,是棒球的文化之一。
棒球可以是極具個人特質的運動,一隻全壘打、一個漏接,可能就決定了一場比賽的勝負,而關鍵的個人卻要承擔莫大的壓力,可能成為英雄,或者是狗熊,但是棒球也是最講究 team work 的運動,九個守備者組成一個防禦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防禦責任區域,而區域是重疊互補的,當第一人在防守跑位時,周邊防守者必然要進行補位,以防患前者可能的疏失或將損失化做最小,這種跑位與補位的學問,是棒球書上不容易寫成的密笈,非有幾年的功力,恐怕還學不出個究竟,而這種學問,與現代經營管理上的“防火牆”概念,是不謀而合的。
棒球有獨特的溫情,當然也有自成一格的火辣,打群架是棒球場上經常為人津津樂道的文化,場上個別球員如果發生了糾紛,任何隊友不管在做什麼,一定二話不說,全體一定要適時衝出去支援,打不打成架是一回事,但絕不能讓自己隊友感到孤立無援,而如果隊友受了委屈,打架又沒討回公道,投手往往有機會雪恥,直接就拿球往打者身上砸,即使被判出場也在所不惜,輸球沒什麼了不起,但氣勢不能被比了下去,而如果你注意,在棒球場上即使發生天大地大的衝突,絕不會發生拿球棒K人的畫面,打棒球的人絕對知道,球棒K人是永遠不能碰觸的禁忌,盜亦有道也是棒球場上特殊的文化之一。
棒球場上,有個人英雄,有團隊行動,有循規蹈矩,也有脫軌演出,一場球賽可以令人昏昏欲睡,也可以令人嘶吼震天、毫無冷場,韓國國家棒球在經典賽的精彩演出,日本國家隊從谷底攀上雲端的故事,正是經典中的經典,因為參與,所以我們可以欣賞如此精彩絕倫的畫面,在棒球的世界裡,我們永遠不是主角,但因為我們以自己的節奏參與,所以棒球可以歷經百年不衰,棒球場上的複雜與多變加上我們的熱情,形成棒球獨特多元與包容的文化,因此,有我們在,棒球的故事勢必會不斷的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