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大部份台北人來說,陽明山已經是個老掉牙的風景區,舊名叫草山,老蔣來台灣之後,看上它的風景秀麗,但又嫌名字太老土,衝著自己還認識王陽明大人,於是改名為陽明山,兩蔣在台灣一向有動輒改名的習慣,一些舊稱其實都蠻鄉土典雅的,像澄清湖舊稱大貝湖、沙樂水原來叫做沙洛水,不過習慣就好,積俗成習嘛!不過好在也因為蔣大人把陽明山當成自己的後花園,因此在台北近郊來說,它算是低度開發的區域,至少替台北人保留了一大塊綠色山坡,比起台北的其他地區,像汐止、新店、木柵等山區,過去也堪稱山明水秀,如今在開發過度下,早已滿目瘡痍,尤其汐止在幾次洪水肆虐後,要恢復生氣真不知待何年何月?


陽明山在1985年正式為台灣第三座國家公園,其實早在1930年代,日本人就已經將陽明山列入國家公園的規劃,主要就是因為它特殊的火山地質,也因此孕育出源源不斷的硫磺溫泉,於今北投地區還有當年日本皇室造訪過的溫泉湯池,就是現在的新北投捷運站正對面溫泉公園內的溫泉博物館, 一般人遊覽陽明山大部份是在公園賞花休憩,其實陽明山區的範圍包括了七星及大屯山區甚至擴及至北海岸的金山,腹地廣闊,而且饒富人文自然古蹟景觀,像過去漁民從金山捕魚入港,半夜就挑著魚穫從金山徒步到北投士林地區販售,天一亮剛好趕上市集,這一條古道就是有名的魚路,現稱做金包里大路,光看古人這樣的走法,恐怕現代人還沒走兩腿就要發軟。


整個七星大屯腹地,我在學生時大部份都走遍了,從擎天崗、夢幻湖、小油坑、竹子湖、巴拉卡公路,陽明山給人最美的感覺是在午後的煙霧朦朧、雲雨飄渺,尤其走在一些少有人跡的羊腸小徑,只要身邊有佳人良伴,一定會讓你們的感情濃的無法化開,偶爾撥雲見日、情空萬里,這時的陽明山展現的是另一種陽剛之美,登高七星或大屯山最適合在這種天氣,而我最喜歡走的路就是從陽明山徒步至新北投,年輕時不知道帶過小女生走過多少次,主要是路程只要兩個鐘頭左右,一路又是緩步下坡,尤其是在黃昏時分漫步,沿途欣賞遠處的淡江落日、繁星初透,不知不覺中新北投的昇華燈影映在眼前,此刻大概肚子也餓了,大塊朵頤一番後,閒情逸緻夠的話,再泡上溫泉美湯,一日的疲憊瞬間化於無形。


倒是在花季期間很少上陽明山,這段時間的假日恐怕只能人看人了,加上交通管制,塞車的時間必然比看花的時間還長,花季是以山櫻和杜鵑為主,過年之後朵朵綻放、萬紫千紅,陽明山通常四季都有花可看的,但只有這個時節可以形成花海,如果要在假日上山,仰德大道是管制的,可以從天母或北投方向進入後山,不然就從外雙溪平等里進入,我比較喜歡從平等里上山,因為這段路也相當熱鬧,可以買山藥饅頭,可以吃山產野味,可以泡湯,然後從擎天崗七星山路段接陽金公路進入陽明山,竹子湖的花產這個時節也逐漸進入旺季,在花農特設的咖啡座裡,來杯香濃咖啡或是花茶,可以讓你消磨半天時光。


台灣目前有六座國家公園,要能夠成為國家公園一定要有特殊的人文自然景觀,墾丁的珊瑚礁岩、大魯閣的大理石峽谷、雪霸、玉山的自然生態、金門的文化歷史遺跡,這些景觀其實都是世界級的資產,蘊藏著無窮盡的自然生態研究及觀光資源,是台灣可以向世界宣傳台灣之美的最佳窗口,如果再能夠好好的規劃,一定能夠更提昇台灣的觀光價值,就像我一直以為,如果能夠在未來的時日,把金門戰地的碉堡坑道,塑造成野戰休閒度假旅館,一定可以成為世界級獨特賣點。


近日來寒流已遠,春暖花常開,228牽手之後,不妨抽個空來陽明山走走,接受大自然恢宏氣魄的洗禮,一定會讓你眼界更開闊。 ( 2004/02/27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崇德阿春 的頭像
    崇德阿春

    從阿春的鏡頭看世界

    崇德阿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